清晨五點(diǎn),銀海倆寶貝窯灣康養(yǎng)中心的爺爺奶奶們還處于熟睡中,住在211房的張奶奶起床了,和往常一樣,花半個小時洗漱后下樓,走到食堂找到劉師傅詢問今天是否有“工作”做,劉師傅來得早,她就上去詢問,劉師傅來得晚,她就坐在廳中喝著茶等,直到劉師傅來。
“ 今天有大蒜子嗎 ? ”
“她掐不干凈,我還得返工 ”
“ 要掐干凈 ”
這都是日常她掐菜時我能聽到的句段,責(zé)任心重的她總是將伙伴們掐的菜檢查一遍了再交給劉師傅。她掐完菜還會親切的跟劉師傅說聲“謝謝你哦”。掐菜小隊(duì)在她的帶領(lǐng)下,逐漸由當(dāng)初的幾個人發(fā)展到了十幾個人,掐菜隊(duì)員表示“ 平時沒啥事,掐掐菜鍛煉下手指的靈活度挺好的 ”
閑不住的老小孩
老人就餐后的餐桌,有人將碗筷整整齊齊的擺放在一起,這不用懷疑,一定是張淑湘奶奶來過了。有時候工作人員來的早,她便與工作人員一起收拾,盡管工作人員多次表示這些事情不需要娭毑來做,我們會做好,但是她依然固執(zhí)著她的作風(fēng),她說工作人員辛苦,想幫忙。張淑湘娭毑日常就是一位閑不下來的人,這個娭毑腿腳不便,她就上前攙扶著她,那個爺爺需要座椅,她就去搬,每每工作人員發(fā)現(xiàn)她的熱心行為,擔(dān)心娭毑年事已高怕她“好心幫倒忙”,上前去阻止她時,她就會說“這個人好可憐,我想幫幫他”。
精致的老小孩
花白的頭發(fā)被規(guī)規(guī)矩矩的二八分開,紫砂茶壺裝著熱茶放在一邊,小小的老花眼鏡掛在鼻梁上,這是張淑湘娭毑拿著報(bào)紙?jiān)陉柵_下仔細(xì)觀看。人們都說“老都老了,不講究那么多”,她不一樣,雖然自己92歲了,但是她每天早上將自己的頭發(fā)整整齊齊的二八分開、洗完臉會將面霜均勻的涂抹在臉上,她說這是抗老的,說罷開心一笑。擦完面霜的她會將自己的衣服整理好,她會告訴護(hù)理員晾衣服時要將她的衣服理順了再曬,因?yàn)闆]有理順,衣服上就會有褶皺,“好丑的嘞”。夏天的她,一面芭蕉扇、一個小方巾、一個茶壺,她用自己的精致與對生活的要求告訴眾人“我不服老”。
“小哭包”
院里的“小哭包”頭銜當(dāng)之無愧的屬于張淑湘奶奶。我來院里的第一天就聽到了這位娭毑傷心的哭聲,她一邊說一邊哭,聽不懂湘潭話的我急得搬來了戴院長這位救兵才讓她止住眼淚,后來我才明白,原是一位娭毑回家住兩天,她以為娭毑“走了”,悲從心生,嚎啕大哭。還有一次因過度思念家人,眼淚止不住的流,工作人員一邊牽著她,一邊做事,一邊安慰她,她才稍稍好轉(zhuǎn),后來還是家屬的親自到來,她的心情才由陰轉(zhuǎn)晴。
讀書、看報(bào)、喝茶、擦面霜、掐菜、鍛煉是這位住在窯灣長者照護(hù)者之家92歲老小孩的日常,人生的每一步景色,每一寸光陰都視她為寶,銀海倆寶貝伴她快樂每一天。